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2:43:06
诉讼时效是指 法律规定的期间内,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权利人将丧失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诉讼时效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确定化的法律关系,稳定财产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并帮助法院更好地收集证据和解决纠纷。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但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因此,权利人应当及时行使其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