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1:18:35
犯罪情节通常分为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两大类。
定罪情节
国家工作人员实施某些犯罪时,其主体身份是定罪情节的一部分。例如,普通主体可能不构成犯罪,而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则可能构成特定犯罪。
不同的行为手段可能影响定罪。例如,盗窃时秘密窃取与以暴力相威胁取得财物,前者可能是盗窃罪,后者可能构成抢劫罪。
量刑情节
犯罪后积极自首、立功的,属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反之,犯罪后逃逸或有抗拒抓捕等行为的,可能是从重处罚情节。
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通常比过失犯罪大。在故意犯罪中,预谋犯罪比临时起意犯罪的主观恶性可能更大。
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对量刑有重要影响。例如,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微伤、轻伤、重伤或死亡,不同的危害结果对应的量刑幅度有很大差异。
法定量刑情节
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犯罪较轻且自首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
从犯。
其他分类
法定情节是刑法总则或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如正当防卫过当、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等。酌定情节是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裁量的情节,如犯罪的动机、手段、后果及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
应当情节是指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情节是指在量刑时法官依法律许可或授权在量刑时的选择性情节,如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罪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从轻情节是指对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情节,如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从重情节是指对犯罪分子从重处罚的情节,如多次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等。
单功情节是指犯罪分子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值得从轻或减轻处罚,如自首、立功等。多功情节是指犯罪分子在多个方面表现突出,可以综合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
这些情节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了解这些情节有助于正确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同时也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