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9 16:47:50
我们都知道,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被称为万山之祖,是西王母的领地,众神的居所。传说昆仑山高达一万一千里,有城门、宫殿、悬圃、蟠桃园等奇景,还有不死之药和各种珍宝。黄帝曾经东取河图,西登昆仑,得到了天帝的赐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道教也将昆仑山视为道之聚形,太上老君的治所。佛教则认为昆仑山就是须弥山,是佛教世界的中心。
那么,这样一个神奇的昆仑山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现在看到的昆仑山脉和它有没有关系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历史上对于昆仑山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维基百科 和百度百科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春秋战国时期,《尚书·禹贡》记载了昆仑国,是西戎国氏族的一支,位于青海湖附近。《尔雅·释水》记载了昆仑水,是黄河发源地的高山。《山海经》记载了昆仑虚,是神话中的仙乡。这些记载可能是基于当时对西北地区的探索和想象。
- 秦汉时期,汉武帝误认黄河源出于于阗南山(喀拉塔什山),于是命名该山为昆仑,并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西王母。后来发现黄河源出于星宿海周围群山(阿尼玛卿山或巴颜喀拉山),于是改认这里为昆仑。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对西域地区的扩张和交流。
- 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产生了昆仑山即为须弥山、阿耨达(英语:Anavatapta) 山(冈底斯山或葱岭)的说法。同时,也有人将昆仑与祁连相对应,认为二者都有“天”之意。这些记载显示了当时对佛教世界观和西北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理解。
- 清代至近代,地理学家试图调和汉武帝命名的新疆昆仑,以及黄河源出的青海昆仑,于是把古书中的昆仑理解为一道山脉,一片山系,经由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连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