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寒雨连江夜入吴”是“寒雨入吴”吗?——析《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03 15:49:19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放在了《古诗词趣读与写作》的“送友篇”里。我在“访友篇”里总结过一个规律,“访友”基本是“不遇”的(详见《推敲贾岛为何纠结“推敲”?》和《古时访友多不遇》)。那么送友呢?送友基本上不是江边就是酒楼。

诗的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绝大多数解读为“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也就是说“入吴”的主语是“寒雨”。真是这样吗?每当我这么反问的时候,就意味着不是!这里“夜入吴”的主语应该是诗作者“王昌龄”,也就是应该解释为:“我在寒雨连江的夜里坐船来到了吴地”。为什么一定是这么解释呢?

之前我一直在强调,古人写诗如同我们现在写日记,大部分都是记录自己的生活。这首诗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在哪里干什么”:芙蓉楼在镇江,也就是以前的吴地,王昌龄在这里送别好友辛渐。所以从题目及逻辑即可以判断主语就是王昌龄送辛渐而不是“芙蓉楼”送辛渐。

再来看诗的第一句,单看这句似乎两种解释都说得通,但别忘了之前我同样反复在讲的,一句诗、甚至一个字的解释要放在整首诗里面来看。许多诗的第一、二句是对仗的,这首虽不是,却也不影响第一、二句在结构上的对应:“平明送客楚山孤”,很明显送客的还是王昌龄而不是“平明”。这里的“平明”是指天刚亮的时候,所以这四句诗里只不过都省略了第一人称“我”而已,只不过第三句里的“我”从主语变成了宾语: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题目交代了最后送别辛渐的具体地址(芙蓉楼),第一句交待了前一天的气候(寒雨)以及我坐船赶来的时间(夜里)和大致地点()。第二句交待了送别辛渐的时间(清晨)。从结构上讲,第一句若是“寒雨进入吴”,第二句岂不就成了“平明来送客”,莫非都用了拟人手法?人家杜甫写的《春夜喜雨》前面四句是把春雨当成主语而写的,所以才“随风潜入夜”。这里“入吴”的分明就是被省略的“”!王昌龄与好友辛渐应该本不在一起,在得知辛渐要从镇江去洛阳,所以连夜坐船赶来镇江(如果是在一起的,那就是陪同辛渐坐船到镇江芙蓉楼后送别),然后第二天一早就来送别。王昌龄夜入吴的目的就是为了赶时间在第二天“平明”时送辛渐!所谓的“寒雨连江”如同金庸的“飞雪连天”,就是指在江上行船的这一路上冷雨绵绵不绝,勾勒出送别好友时“离愁别绪”的一幅画面罢了。

其实诗中第二句的“楚山”才是我今天要分析的重点。为什么前面的“吴地”突然转到了“楚山”?古代确实有两个地方叫“楚山”(一处即湖北荆山,一处是陕西商山),但肯定与诗中的“楚山”无关。因为造成“楚山孤”的原因是“平明送客”,所以这个“楚山”确实是泛指“楚地的山”。历史上镇江这个地方既曾是吴国的领地又曾是楚国的领地,现在问题来了:历史上有两个“吴国”,诗中的“吴”到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争霸”的“吴国”,还是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的“吴国”呢?或许你会觉得苏老师研究诗词是否有点“走火入魔”了,这两个“吴国”都是在唐朝之前的,有必要搞得这么清楚吗?

我认为很有必要!之前我花了大量的心血写过一篇“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穿”是“磨穿”的意思?——析优秀编剧王昌龄的《从军行》的文章。可以看出王昌龄是一个很喜欢用以前的历史与地名写诗的人,如《出塞》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从军行.其四》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从《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顺序来讲,先“吴”后“楚”,那么“吴”必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吴越争霸”是吴国先干掉了越国,然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反过来干掉了吴国。之后随着越国的衰败,楚国又打败越国、吞并其领地。或许你又觉得仅从诗句顺序上来推断“吴”是“吴越时期吴国”,证据并不充分。诗人为什么不用“夜入越”呢?若是为了押韵第一句仍用“吴”,那第二句中的“楚山”为何不能写作“越山”呢?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其实写了两首,这组诗大约作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他时任江宁(南京)县丞。王昌龄在开元二十七年被贬谪至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被贬职的官。以下是第二首: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丹阳城就在镇江,从第一句里的“秋海阴”,第二句里的“楚云深”,同样是一种阴云密布,难见天日的气氛。这些完全能应和王昌龄被贬谪后的抑郁心情,在如此压抑的心情下为了送别辛渐却还不能大醉一场,只有孤独地对着芙蓉楼下的寒江表白自己的一颗“明月心”。第二首里的“寂寂寒江”和第一首中的“寒雨连江”相呼应 ,第二首里的“楚云深”和第一首中的“楚山孤”相对应。一般而言,“吴越之地”就是如今的“江浙沪”地区,在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个地区就叫“吴越国”,而楚国的大本营是在湖南湖北一带。有人分析说“楚山”是辛渐去洛阳的途中会经过的地方,从逻辑上讲很荒谬。送走辛渐之地在镇江,若是孤独,自然是镇江周边之山。如果说是辛渐将去“楚山”,那“楚山”有他相陪岂不是“有伴”了吗?还孤独什么呢?这当然是王昌龄借由“楚山”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只是为何他舍“越”而用“楚”呢?

这就不得不把最后一句、也是最著名的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好好分析一下了。这句话与唐朝开元宰相姚崇作的《冰壶诫》有关:“冰壶”,即装冰的玉壶。“玉本无瑕,冰亦至洁”,所以用来形容廉正高洁的品质。这是首王昌龄“表忠心”的诗,他之所以舍“越”用“楚”,因为楚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忠臣”屈原,就是受到小人的谗谤而遭到国君疏离,最后报国无望、投江自尽的!这与王昌龄正遭人谤议的处境何等相配!

以上并非我所谓的“自作多情式的过度解析”,别忘了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诗是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且意境深远。看看专家学者们对其诗风的评价: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王昌龄诗亦善用典故。其《诗格》提出“诗有六式”,第五就是“用事”:“谓如己意而与事合。”王诗用典不多,但往往用得巧妙而贴切,不露迹象。王昌龄很重视诗的境界,他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反对意与景的分离:“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他很重视情与景的结合,认为:“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

我再来平实地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吧:

我冒着连绵不断的秋季冷雨坐船于夜晚赶到镇江,第二天一早就来送别你(辛渐),你离开后我就感觉自己像眼前的“楚山”这么的孤独。你去洛阳遇见我的亲友,他们若是问起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旧是清正廉洁的。

相关文章
简单几步教你蒸面筋不回缩的方法
2024-11-23 09:35:33
酸辣粉怎么做好吃?教你正确做法,酸辣开胃,爽滑筋道,省钱又解馋
2024-11-23 09:20:37
电脑屏幕图标变大了怎么还原?
2024-11-23 09:05:51
airpods触摸技巧:自定义AirPods的双触操作
2024-11-23 08:51:11
新鲜鱿鱼怎么做好吃又嫩?牢记这5个要点
2024-11-23 08: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