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25:00
春意盎然,繁花似锦,一场聚焦前沿、共商合作的国际科技盛宴吸引各方目光。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推动全球科技合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19中关村论坛致贺信、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时指出,“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胸怀天下、打开大门,统筹好开放和安全,推动全球科技合作深入发展,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时代以来,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中国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成果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科技开放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建成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需要我们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从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到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再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铿锵有力,生动展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时代担当和坚定自信。
创新引领未来,开放共创繁荣。从中关村出发,中国与各国一道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共同以科技创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必将推动全球科技合作深入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编辑:黎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