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7:04:00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12日电 (记者 寇雅楠)4月11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25年“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场招聘会举行。据介绍,此次活动,是赛罕区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招聘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此次活动由赛罕区委、区政府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主办,旨在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搭建就业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次参会的100家企业,提供了2502个岗位,涉及互联网、能源电力、电子商务、金融、医药、农牧业等17个行业。现场近2.3 万人参与活动,线上参与人数达9.7万,本次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人数1357人。
“招聘会的企业和岗位非常的丰富,我今天向两个意向单位投送了简历,希望能有好的结果。”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四学生袁世海告诉记者,“而且我注意到赛罕区针对大学生就业出了很多政策和服务,我希望可以留在呼和浩特工作。”
招聘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本次招聘会采用“线下+线上”双渠道模式,线下吸引众多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现场发放宣传材料一万多份,为求职者提供了全面的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线上通过“云招聘”平台同步开启,累计吸引近十万人次参与互动。
启动仪式上,赛罕区正式发布《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促进1.5万名青年就业创业等目标。方案围绕产业发展、创业带动、技能培训等八大举措,推出多项激励政策。如: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每人2000元一次性奖励,年内计划新增岗位8万个,全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赛罕区还对过去一年评选出的10家驻区“优秀用工企业”、30名“优秀企业员工”及10名“赛罕工匠”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工匠代表郭建伟分享了获奖感言,彰显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此外,基层服务先进代表也获表彰,进一步优化了人社服务效能。
招聘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赛罕区以招聘会为契机,推动人社服务深入基层。现场举行了简洁的授旗仪式,人社专员走企业、进校园、下社区的服务队接旗出征,继续为企业、群众提供更精准的政策宣讲与技能培训,切实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现场还设立人社政策咨询专区,解答社保、劳动关系等高频问题,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赛罕区就业中心主任高云峰表示,赛罕区将充分发挥“丁香扎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智改数转”创新融合中心作用,布局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将工业应用与数字实训、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融会贯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25年实现院校学生培训3000人,组织企业员工及社会群体培训不少于900人,三年整体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同时举办赛罕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据悉,2025年第一季度,赛罕区城镇新增就业4416人,发放创业贷款3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超千人。此外,持续擦亮“区长喊你来就业”求职品牌,常态化开展“周周招”直播带岗,实现招聘信息的全方位覆盖。2025年一季度,赛罕区已组织开展深入高校、商圈、社区的各类招聘会12场,累计提供岗位18876个,参会人数达52万人次。赛罕区人社局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六心”人社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