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13:00
作为新紫光集团旗下芯片平台,紫光展锐上市进展再获进展。
公司官网最新显示,紫光展锐的公司名称已经由“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光展锐表示,公司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完成,距离IPO上市的目标更进一步。
多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融资
梳理时间轴,2024年下半年,紫光展锐完成近60亿元股权融资,并于去年12月底成立股东会;今年3月20日,紫光展锐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3月31日完成股改工商变更。
截至记者发稿,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公司名称尚未更新。工商信息显示,去年11月与今年1月,紫光展锐注册资本经历两轮增加,最新至553191.72万元。
去年9月,紫光展锐耗时一年多的股权融资宣布圆满完成,40亿股权融资资金已经全部到账,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项目的研发,以及解决运营中的一些资金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综合研发实力。紫光展锐董事长马道杰表示,该轮股权融资落地将为公司日常经营发展以及IPO等诸多关键事项注入新动能。
参考股东变更信息,该轮融资主要参与方为金融平台、北京与上海地方国资、券商投行、社会资本等,合计持股6.646%。
随后去年11月,紫光展锐在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在此前40亿元股权融资的基础上,公司将再完成近20亿元股权增资,增资方系紫光展锐创始人、董事、首席战略顾问陈大同旗下的元禾璞华。本轮增资将用于对5G、卫星通信、汽车电子、智能 穿戴芯片等新产品的开发、迭代,以及对创新技术的探索、研发,吸引更多技术型人才加盟。
持股统计显示,苏州璞华锐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璞华吉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苏州璞华荃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股2.69%;股权穿透后,多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间接持股,包括兆易创新、帝奥微、南芯科技,以及彤程新材、慧智微、长电科技等。
去年融资完成后,大股东展锐投资持股约32.22%,大基金一期、大基金二期持股比例约为12.76%和3.42%,英特尔持股约10.85%。
不过,此前陷入纠纷的紫光展锐原员工代持平台所持股份仍在冻结。此前2023年7月紫光集团曾回应,将通过法律途径合法收回股权,并重启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紫光展锐方面最新表示,目前社会各界普遍看好展锐的价值,未来公司增值与上升空间仍旧很大,在资本市场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的背景下,迎来了上市的最佳机会;公司全体股东齐心协力,支持融资、股改、上市发展大局。据介绍,2023年6月,马道杰加盟紫光展锐,担任董事长,积极推进展锐上市进程。公司已设立上市工作小组,统筹推进股权融资、股东会设立、股份制改造、股权激励、辅导申报等各项工作。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紫光展锐为中国内地唯一基带芯片厂商,由展迅、锐迪科两家芯片公司合并而来。在5G领域,紫光展锐是全球公开市场3家5G芯片企业之一。
据记者获悉,2024年紫光展锐营业收入实现145亿元,同比增长约11%,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紫光展锐营业收入基本稳步增长,2021年营收收入同比增长78%,达到117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40亿元,增长约20%;2023年营收突破130亿元。
紫光展锐介绍,2024年全年芯片出货突破16亿颗,去年展锐5G销量也创新高,同比增长82%。目前搭载展锐5G芯片的100多款智能终端已进入欧洲、拉美、东南亚、南亚等市场。
截至2025年3月,紫光展锐已经累计在全球116个国家实施了5G场测,5G手机规模出货至85个国家,通过了56家运营商认证。在技术创新方面,紫光展锐第三代5G通信技术平台实现架构创新,同规格下通信IP面积下降40%,通信性能显著提升。
另据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紫光展锐出货量份额提升至14%,排名全球第四。报告指出,紫光展锐的LTE芯片在多家领先厂商中获得设计采用,凭借LTE产品组合的推动,其继续在低端市场扩大份额,从而带动了整体出货量份额的增长。
在今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紫光展锐正式对外发布最新一代5G SoC T8300,搭载该芯片的努比亚最新款手机已全球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