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7:58:00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市宛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李俊乐,从全国约2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名优秀学生代表之一。
据悉,市宛西中等职业学校共有4位学子获得2023~2024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其中,2023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李俊乐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登上《人民日报》,成为全国中职学生的励志典范。
“三年前那个迷茫的少年,如今终于找到了人生航向。”在远程视频采访中,正在企业实习的李俊乐笑容腼腆却目光坚定。这名来自邓州市彭桥镇严岗村的学子坦言,从小他便深知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是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为我卸下重担,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追求梦想的决心”。
在南阳市宛西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育人绝非简单的经济帮扶。“资助育人,就是解除后顾之忧,让孩子们勇敢追梦。”李俊乐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进校初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李俊乐完成了免学费及国家助学金申请,随后,热爱科学的他全神贯注于学习与科研,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团体一等奖,又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国家奖学金,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李俊乐的成长故事,是该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这所扎根县域的职业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资助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资助政策的温暖光辉中,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而掉队,保证每一名学生安心留在校园,追逐自己的梦想。
放眼南阳全域,资助育人已成燎原之势。我市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学生全覆盖为基本要求,采取经济资助、学业帮扶、精神激励等多种措施,创新构建出“四步”工作法——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学生资助服务网络;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强化业务培训,建设和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资助队伍;瞄准乡村振兴主战场,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确保“应助尽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掉队。仅2024年全年,我市共发放资金约5.8亿元 ,惠及学生860000余人次。
资助育人,不仅是给予学生经济上的支持,更是梦想起航的船票。随着我市“奖、补、助、贷、免”等多元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如李俊乐一样的学子从资助育人的体系中“破土而出”,正在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继续奔赴。市教育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打造资助育人新样式,照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航程,助力新时代青年成为栋梁之材。
全媒体记者 苏翔 通讯员 范衍宏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