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银幕到剧场百年回响!宁波原创音乐剧《渔光曲》精彩上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吕佳银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或许因为年代久远,电影《渔光曲》在很多人记忆里已渐渐模糊,但当那动人的主题旋律响起,歌声中描绘的渔家生活,依然能触动海边一代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1933年秋,蔡楚生导演携聂耳、王人美等人到宁波象山石浦渔港拍摄电影《渔光曲》,为中国电影和音乐史留下了经典之作。

音乐剧《渔光曲》演出现场。记者陈冲/摄

近一个世纪后,广为传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渔光曲》,承载着全新的时代故事再度悠然响起。7月21日至22日晚,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渔光曲》在宁波天然舞台大剧院连续两晚开展首轮试演。

该音乐剧以宁波象山石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剧作家来此采风的所见所闻,剧情以双线叙事展开,一条线索是剧作家“陆言”为突破创作瓶颈,深入象山石浦实地采风,他遇到了开面馆的“祭司”奶奶,也遇到了渔民家庭出身、开民宿的姐妹,并在她们身上感受到了渔民迎难而上、不惧风雨的精神;另一条线索是陆言笔下的“创作空间”,如“盗梦空间”一般展开戏中戏……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承载“非遗”记忆的传统鱼灯、表现海港风情的农民画……诸多象山元素都融入剧情,把观众带入满是人间烟火气的石浦港。最终,“陆言”完成了创作,也“治愈”了自己,展开新的人生故事。

音乐剧《渔光曲》演出现场。记者陈冲/摄

现实渔港的淳朴风土与超现实空间的科技冷光交替呈现,舞台随着音乐情绪自由跳转,让整个舞台充满了“灵动感”与“科幻感”。这种虚实交织的叙事,不仅生动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诞生过程,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每个人在现实与理想间寻找平衡、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内心图景。

音乐剧的核心魅力之一在于用歌声直抒胸臆,而该剧的音乐呈现,是经典《渔光曲》深厚底蕴与原创旋律时代活力的精彩交织。

音乐剧《渔光曲》演出现场。记者陈冲/摄

俞王诗琪是一个宁波姑娘,现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是个硕士研究生。她表示,能在家乡演出本土故事,感到非常荣幸。剧中,她所演唱的《你是我的灯塔》是角色献给父亲的歌,现场听来颇有记忆点和感染力。

音乐剧《渔光曲》演出现场。记者陈冲/摄

“比如《曼哈顿的夜》旋律中跳动的渴望与不安,唱响的是男主在外留学时对远方的憧憬与大胆冒险的意气风发;《故事如何书写》则将艺术家的迷茫、挣扎与最终迸发的灵感火花展现得淋漓尽致。”该剧作曲、宁波市歌舞剧院创作中心主任吴军表示,音乐剧的音乐需要服务与戏剧本身,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兼顾旋律动听和角色的精准塑造。

当日的演出现场也迎来了几位特殊的观众——电影《渔光曲》蔡楚生导演的外孙、歌曲《渔光曲》词作者安娥的孙女等文艺界后人齐聚观演。安娥的孙女田欢表示,当《渔光曲》的新编旋律响起的那刻,我的鼻子突然就酸了,我的奶奶安娥说过,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用人民听得懂的语言唱出人民心里的歌,今天看到艺术家们用同样的真诚延续这个理念,用现代方式诠释经典的内核,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致敬。

“创作这部剧的初衷,是感受到当下‘人人皆可发声’的喧嚣背后,恰恰隐藏着更深的个体孤独与存在焦虑。”该剧总导演熊梦楚表示,“我们想通过陆言、沈星渔、阿海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告诉观众,平凡人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寻得自己的声音、书写自己的‘存在宣言’。”

音乐剧《渔光曲》演出现场。记者陈冲/摄

记者注意到,该剧还融入了一定科技感,如在舞台上飞无人机。“这也是我们做的一点尝试,讨论新科技和传统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熊梦楚还表示,虽然离电影《渔光曲》创作时间已有九十多年,但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是始终存在的。

“《渔光曲》承载着特殊的时代记忆与文化价值,我们聚焦这部经典之作,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深入挖掘其内涵,希望在观众心中激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林红表示,旧曲新唱,余音不绝,也彰显着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从银幕到剧场百年回响!宁波原创音乐剧《渔光曲》精彩上演
2025-07-23 14:22:00
安全隐患大、回收处置难,无3C认证充电宝成“烫手山芋”
2025-07-21 07:36:00
浙B、浙G一哥相继出炉!余姚队和永康队分别夺得浙BA宁波、金华赛区冠军
2025-07-21 07:32:00
男子偷走小区1000个消防栓枪头,5元1斤贱卖,被抓时手上正提一包
2025-07-16 15:11:00
上半年中国经济凭啥超预期?答案藏在三组数字中
2025-07-16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