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12:00
中国网4月3日讯 (记者李智)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强震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缅方表达了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作为首支国际救援队抵缅,并救出多名灾难幸存者。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无不彰显着中缅深厚的“胞波”情谊和“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史忠俊表示,中国—东盟中心高度关注缅甸灾情,强震发生后,我们通过缅甸驻华大使馆向缅方和缅甸人民表达了深切慰问。中国政府在震后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是首支抵缅的国际救援队,另有近二十支中国官方和民间救援队的400余人正在缅甸灾区全力开展救援,中国政府和民间纷纷向缅捐款捐物,这些无不彰显着中缅深厚的“胞波”情谊和“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缅甸既是东盟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他强调,坚信在缅甸政府及各方共同努力下,缅甸人民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守望相助。近年来,双方在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方面的战略合作与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史忠俊介绍,2020年11月第2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建立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机制,并于2021年批准《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工作计划(2021-2025)》。双方表示,要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防和减轻、备灾和响应、韧性恢复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澜湄六国(即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灾害管理部门也发布了关于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灾害管理合作的联合声明,探索成立澜湄灾害管理合作机制。此外,中国还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的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合作。
史忠俊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希望也相信随着中国与东盟在相关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双方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自然灾害防治、应对和灾后重建合作机制,加强灾害联动响应,拓展国际救援、科研合作和资源共享渠道,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携手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更好维护本地区人民福祉。中国—东盟中心作为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将继续立足自身职能,为中国与东盟在相关领域加强交流、拓展合作搭建更多有益平台。
编审:王月博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