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23:00
2025-05-09 大众日报 07版
沂河新区:改革创新带来产业蝶变
□ 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商尧
春末夏初的临沂沂河新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到处脉动着产业活力。山东安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每天都要到产业园看看厂房的建设进度,他说:“盼了太久了,等我们在产业园里的新厂房建好,生产一张汽车脚垫需要跑两个厂区的经历即将结束。生产、销售、管理全链条都将在产业园进行,每年仅运费一项就能省不少钱。”不远处,金利液压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内,空调生产线以日产1.3万台的节奏高速运转……这片496平方公里的土地,正以“求实创新”为笔,书写着传统制造业蝶变与新兴产业崛起的篇章。
“工业4.0”新范本
走进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映射着生产线的每一处细节。园区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园区的规划,总装车间居中,钣金—注塑等生产车间与各种库房分列四周,空中物流环线将车间库房连为一体。生产车间的零部件经空中物流环线传送到总装生产线作业平台,机械臂将其组装好后运输至成品仓库。这是格力全球第15个空调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北方规模最大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今年第一季度,基地生产空调32.5万套,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4%。基地的目标不仅是造空调,更是打造“工业4.0”新范本。目前,基地集成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和MES系统,从钣金冲压到成品下线,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
“别小看机械臂的一个简单动作,精准安装背后是20年的技术沉淀。”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格力自2003年自主研发智能机器人,如今通过3D视觉检测系统迭代,已形成12种机器人矩阵,服务于不同型号的空调生产。格力落地的背后,是沂河新区“百日攻坚”的护航。为将招商协议书尽快变为落地产业项目,沂河新区多管齐下:抓园区建设,划定特色园区并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抓项目攻坚,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实行领导帮包、专班推进、问题闭环解决;抓用地保障,开展闲置低效用地专项清理行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载体;抓融资服务,提升企业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设立产业基金,实现重点产业基金全覆盖,以金融“活水”激活企业发展,助力项目落地,成为沂河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拼图。
跨境“新丝路”
当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跨境电商的“新丝路”也在沂河新区悄然延伸。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全球订单数据在电子大屏上跃动如潮。“虽然这些商品卖到国外的单价和国内差不多,但是汇率的差异可以让我们国内的企业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山东兰华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蔺天一指着不断跳动的全球订单数据说。该产业园自去年12月31日开园以来,已成为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点。作为北方第一个、全国第六个速卖通官方产业园,其定位清晰——依托临沂五金、板材、仪表等产业带优势,整合培训孵化、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海外仓及金融支付等全链条服务,助力本土企业“组团出海”。
速卖通的落地,是沂河新区“商城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政府联合速卖通启动“新主体孵化计划”,计划三年内培育10家以上标杆出海品牌企业、20家以上产业带品牌企业。以兰华集团为例,其五金工具通过速卖通平台直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量暴涨300%,品牌溢价显著提升。目前,园区已推动20家本地企业注册速卖通店铺,并计划三年内实现跨境贸易额从10亿元、15亿元到20亿元的阶梯式增长。“过去临沂商品靠外贸公司‘单打独斗’,现在通过产业园‘组团出海’。”蔺天一说。
改革创新“组合拳”
企业的蝶变离不开改革魄力。沂河新区以“十大集成改革”为引擎,打出土地盘活、审批提效、基金扶持的“组合拳”:2024年完成4700亩闲置低效用地清理,通过政府收储、司法处置等创新路径,将“土地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工业供地面积居全市第一,保障97个项目落地。其中,金利液压等企业亩均产值从“零”跃升至百万元级。
在资金端,沂河新区设立6.8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基金,以“以投带引”模式撬动社会资本4.6亿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性生态。在营商环境上,同样敢为人先。沂河新区推出“跨域一次办”、“帮代办”服务,审批环节减少67%,时限压缩60%,减少申请材料46%;针对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使项目开工时间缩短30%。这一系列举措让全区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5个,特色园区经验走在全国前列。“未来产业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的竞争。”沂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苗晓峰表示。2025年,沂河新区将深化“十大牵引性集成改革”,剑指“千亿工业”目标,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夜幕下,速卖通产业园的灯光与格力生产车间的机械臂交相辉映,勾勒出沂河新区“智造崛起”的壮美图景。这里既有传统制造业的硬核升级,也有新兴产业的锐意突破,更有一方政府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的担当。当“求实创新、走在前列”的誓言化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沂河新区正以澎湃动能,向着“千亿工业”进发。
改革破局,“筑巢”引企园区兴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万发真 王文远
5月6日,山东源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顺科技”)的新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车间主体已经建成,预计本月底就能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张晓说,“老厂区空间有限,产量跟不上订单量。搬到仪表产业园后,土地紧张的难题就解决了,发展空间更足了。”
特色产业园区是加速产业引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临沂沂河新区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工业、做强镇域、激发干劲的主阵地,打造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仪表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天河智能产业园等“11+1”个特色产业园区,并用体制机制改革这关键一招,让园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更有活力。
企业为何愿意进园区?能否保障企业对土地、资金等要素的使用需求,成为入园企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用地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硬骨头”,为破解用地难题,沂河新区开展闲置低效用地再利用开发工作,通过拆迁、盘活、出让一体化土地使用模式,既保障好项目顺利用地,又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我们今年所有项目招引、落地,没有出现因拿地受影响的情况。”临沂沂河新区经发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张阳说,2024年以来,11个特色产业园区出让盘活土地3388.6亩,有力保障了项目在园区落地、扩产。
除了要素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改革让服务窗口前移,也是源顺科技把新厂区建在仪表产业园的关键原因。“还没进入园区,园区服务就从行政审批环节开始了。现在新项目都快投产了,我们却一次都没去过行政审批服务局。”张晓说。
不去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服务如何开展?“仪表产业园离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距离较远,我们就在产业园所在的白沙埠镇设置了一个办事窗口,企业人员不出镇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临沂沂河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主管岳朋说,“还有部分业务,我们去企业现场办理。”此外,沂河新区为19个项目量身定制“分阶段施工许可”方案,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5天;“项目管家”提供现场帮办服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实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八证齐发”;全年保障1150余项重点审批事项高效办结,帮代办、上门办、延时办共110余次,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企业的“满意清单”。
此外,为给园区企业更好地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沂河新区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将每个园区确定一个镇(街道)或一个产业中心作为管理服务主体,分别对接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仪表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出台《支持镇域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重点围绕土地盘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融资等方面,让每个镇(街道)、产业中心在一个标准下各展所长。同时,推动财力下沉,完善镇(街道)财力激励保障办法,对地方收入、土地出让、园区建设、“三资”清理等方面产生的收益,按比例划归镇(街道),充分激发镇(街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改革破局,“筑巢”引企园区兴。“搬到新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快,政府服务更有保障了,企业发展空间更足。”张晓说。
搭建临沂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艾宏斌 万发真
“这里是北方第一个、全国第六个速卖通官方产业园。”近日,山东兰华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蔺天一说,“前不久,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举办了首次线下招商培训活动,吸引了200家企业参与。”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落地运营,是临沂综合保税区搭建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之一。“临沂综合保税区作为服务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将充分发挥功能集成、政策叠加、服务便捷等优势,全力助推临沂商城国际化。”临沂沂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锋说。
临沂综合保税区突破跨境电商,重点推动速卖通北方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亚马逊北方首个出海创新中心高效运营,积极对接TikTok、Shopee等主流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全市板材、五金、仪表、机械等企业“触网”全球,拓展海外市场。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成立于2010年,被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去年底,临沂沂河新区与阿里巴巴携手,共同催生了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并制订了“新主体孵化与培优计划”,将在三年内打造10家以上标杆出海品牌企业、孵化20家以上产业带品牌企业、40家以上中国好卖家企业;产业园跨境贸易计划进出口额首年破10亿元、次年破15亿元、三年破20亿元。
此外,临沂综合保税区不断优化外贸服务。充分发挥象屿沂蒙供应链、城发国际供应链、沂蒙产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载体的作用;加快构建以鲸宝国际、远海智慧物流园等项目为依托的“公铁海”多式联运格局;促成山东电子口岸“沂贸通”、中信保“跨采宝”等平台落地,为外贸企业和商户提供通关、物流、金融等一揽子便利化服务。同时,配套设施加速提升。临沂综合保税区加快公共保税仓和保税物流仓建设,开通“保税直通车”,降低货物入区短倒成本,助力企业实现提前退税。支持临工、兰华等企业设立海外仓,完善海外仓储物流网络。加快“数字综保”建设,为全市外贸企业提供数字化作业系统,实现数字报关、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口岸联动的互联互通,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图片新闻
□记者 杜辉升 通讯员 万发真 报道
位于临沂沂河新区的卡亚洛文创公司,从室内装饰画干起,发展成装饰画订单量破500万单,年产值达5亿元的公司。如今,企业在建设集文创研发、创业孵化、供应链绿色赋能、智能物联、知识沉淀、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聚合型绿色赋能园区,预计可实现年营收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企业负责人李振钦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