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周刊丨一荔多吃,跟着影视去尝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8:07:00    

荔枝红了,影视版《长安的荔枝》也“熟”了!

这个夏天,“大家千万不要‘放过’这个‘荔枝’啊!”近日,电影版《长安的荔枝》发布暑假全球上映的消息。与此同时,电视剧版《长安的荔枝》也已经进入“待播剧”片单,即将定档开播。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版《长安的荔枝》,把荔枝转运使的艰辛具象化描摹,但现代人比古人有口福多了!如今的荔枝保鲜技术、运输速度比唐朝有了飞跃式提升,大家完全可以边看剧边品尝最新鲜的荔枝,还可以直接走进剧中景、走近荔枝树,在“日啖荔枝三百颗”里体会游玩之乐、采摘之趣。

荔之镜

影视套拍,电影《长安的荔枝》广东多地取景,7月上映

“现在,你就是‘荔枝使’了!”伴随着急促的鼓点,大鹏饰演的李善德策马飞奔,一路与时间赛跑。其他重要人物也相继登场,纷纷卷入这场“荔枝转运盛举”之中。

粤产电影《长安的荔枝》将于7月25日起全球上映。影片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爆款IP,讲述唐代小吏李善德跨越千里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的冒险之旅。影片以小小的荔枝为切入点,却另辟蹊径地聚焦于运送荔枝背后的小人物的传奇,诗意的外壳下包裹着中国人特有的处世哲学与生命韧性。

电影《长安的荔枝》海报

电影版由广东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并在阳春、东莞、罗定、江门等广东多地取景。大鹏编剧并导演,张吃鱼担任剧本顾问,大鹏、白客、庄达菲、刘俊谦领衔主演,刘德华、杨幂、常远特别出演,魏翔、王迅、孙阳、林雪、宋小宝、付航友情出演,张若昀特邀出演。今年3月,作为粤产电影的代表作之一,《长安的荔枝》于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进行推介。近日,影片的国际版海报更是在第78届戛纳电影节场刊上亮相,获得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则由曹盾、高翔执导,马伯庸担任故事顾问,雷佳音、岳云鹏领衔主演,那尔那茜等主演。该剧同样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但跟小说和电影版相比,电视剧版故事线更丰富:“荔枝使”李善德无奈启程前往岭南,替左相寻找扳倒右相敛财罪证的郑平安(岳云鹏饰)已先一步抵达岭南。各自身负重任的郎舅二人在他乡偶遇,双线纠缠之下任务难度飙升,他们将如何寻觅生机?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海报

剧版《长安的荔枝》入选2025年总台电视剧片单,获评“腾讯视频星光大赏2025最受期待作品”。该剧将以精美的服化道、宏大的场景设计再现盛唐风貌,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导演曹盾认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其实是文化表层下最大的魅力所在,《长安的荔枝》的故事有以小见大、以古鉴今的特色,有可看性和新鲜感。雷佳音透露,之所以接下李善德这个角色是因为很喜欢这本小说,“看了五集剧本就忍不住下手了。”

荔之情

马伯庸:相比爱情,我更关注“一骑红尘”运送荔枝的人

就像马伯庸在《长安的荔枝》后记中所说:“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小说《长安的荔枝》是一部唐朝打工人的打拼史,马伯庸曾表示,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关注重点放在“一骑红尘”上面。“我关注运送荔枝的人,需要做多少工作,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动多少资源,就想不妨以负责运荔枝的人为主来写。”

在马伯庸看来,人们往往感动于唐玄宗与杨贵妃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记住的是伉俪情深,对故事里扮演特殊角色的小小荔枝津津乐道,或许不会留意小小荔枝背后隐藏着的官场风云,更不会有人关心,那一道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的命令下达后,执行者会遇到怎样的艰难、辛酸和无奈,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什么。

“《长安的荔枝》整本书7万字,我只花了11天,可以说是进入到一种难得的状态,整个人浑然忘我、废寝忘食,一口气写出来,这在我整个创作生涯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马伯庸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这部小说是用11天写的,实际上更像是用了11年写的。

他透露,在这部小说创作之前的11年里,自己时刻关注唐代的风土人情,关注五岭地区的山川地貌。“每次来广东吃荔枝的时候,我会请教一些果农荔枝的种植方式。”

马伯庸有一次来广州时碰上回南天,屋里的地板像是刚用水拖过一样,衣服也久晾难干。这些有着岭南特色的生活体验,后来化作《长安的荔枝》中生动的描述。“这种十几年的日积月累可能没有目的性,只是单纯的好奇,但是积攒到了一定程度迸发开,最后就变成了《长安的荔枝》这样的作品。”

荔之味

若桂味是正旦,糯米糍就是压轴大青衣

自古以来,荔枝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唐代诗人杜牧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流传至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宋时期,苏轼在广东写下的《食荔枝》,更是让荔枝的名气再上一层楼。

近年来,不少文学作品也对荔枝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作家葛亮的小说《燕食记》中,葛亮对不同荔枝品种的描写可谓精妙入微,将岭南这一特色风物写得活色生香。比如,他形容经过了一夜雾气氤氲滋润的糯米糍为“雾水荔枝”。“这一茬荔枝,若桂味是正旦,它便是用来压轴的大青衣了,是一季的定海神针。”

而吃这“雾水荔枝”要讲究赶个大早吃头茬,这是因为“糯米糍有它的娇贵。甜而汁多,有一股浓郁清香。但一经阳光照射,果肉中糖分立时变酸,香味口感顿减……唯有人赶着来吃它。在这荔谷,经过了一夜的雾气氤氲,滋润之下,水分和温度都是将将好。这香甜鲜脆,个个都在点儿上”。这段描写令读者读完直呼“口水都滴下来了!”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粤食记》里则写到“状元红”,书中写到,“每一棵果树,都有一两颗个头特别大、特别红的果子,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颗荔枝就是整棵树的状元”,又因为它个头大得出圈,跟古代状元郎帽子上的红缨球差不多大,被叫作“状元红”。

这些描写不仅精准捕捉了各品种的特色,更通过味觉记忆勾连起一方水土的人情故事,让荔枝成为承载岭南文化的鲜活符号。

荔之趣

荔林荔园荔馔上银幕跟着镜头打卡岭南古村

一口下去爽脆甜嫩,清甜的汁水迸溅而出,连炎炎暑气也霎时消散。在广东,人们不仅喜欢吃荔枝,还可以跟着电影品荔枝,到荔枝林享受游玩之乐、采摘之趣。

“太美了!”今年3月上映的电影《再见,也许不再见》里,片中苍翠的荔枝林,不仅是片中小男孩、小女孩一起玩耍的“秘密基地”,更将广州的温润与诗意凝练于镜头之间。

《再见,也许不再见》在广州增城新塘镇瓜岭村取景。

《再见,也许不再见》主要取景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这座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保留着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历史风貌,独特的自然风光、乡村风貌以及风土人情,在影片中悉数展现。增城特产荔枝也在片中频频出现,晶莹的果肉、嫣红的果壳特写镜头,与古村风光相映成趣,成功吸引观众实地“打卡”。

电影《长安的荔枝》在广东多地取景。作为电影版的核心场景之一——阳春市岗美镇荔朗村的古荔枝林,现有古荔枝树90多棵,包括桂味、三月红、糯米糍、黑叶、妃子笑(又名“玉荷包”)等多个品种。荔枝园估计最长树龄200多年,最短树龄也有百余年。古荔枝林旁还生长着茂密的竹林,剧组在此拍摄了多组策马奔腾场面,还原“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意境。随着影片上映的脚步越来越近,像荔朗村这样的取景地也未映先“火”。

“懂吃”的广东人,不仅“日啖荔枝三百颗”,更将荔枝花式入馔。今年5月,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广东篇登陆央视综合频道,“寻味团”走进茂名,感受到最地道的茂名饮食文化:化橘红荔枝乌鸡汤、荔枝糖水,甚至还可以融入甜品,吃出“花”来的各式荔枝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令不少观众边看边“标记”,“就想去吃同款美食”。以荔枝入宴,在盛产荔枝的广州增城也颇为流行。荔枝花雕酒香肉、新派荔茸香酥鸭、网红荔枝鲜虾球、冰镇荔枝咕噜肉、荔枝木烧鸡、荔枝木烧排骨……独特创意和口味让大众有了甜蜜尝鲜的别样体验。

荔之鲜

现代保鲜技术让我们更容易吃到新鲜荔枝

从小说到影视版《长安的荔枝》,李善德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岭南到长安山水迢迢,需要跨越五千里,但荔枝保鲜实属不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白居易《荔枝图序》)。为此,李善德想尽方法,拼尽全力,只为了让贵妃吃上一口“荔枝鲜”。

事实上,观众真不需要羡慕杨贵妃,甚至可以在看完这个故事后获得别样的“爽感”——贵妃当年吃到的荔枝,不管是口感和新鲜度,都不可能跟今日的荔枝相提并论。而且,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变革,在荔枝种植中,古法栽培的智慧成果与智慧农业前沿技术相结合,荔枝品种更新迭代,口感越发甜蜜动人。

在唐代,杨贵妃酷爱荔枝的说法有史书为证,但杨贵妃品尝到的荔枝一定不像今日那般选择多。如今,荔枝有桂味、白糖罂、妃子笑、糯米糍、井岗红糯、仙进奉、流溪红荔等——广东荔枝家族超过100个品种,彼此外貌相近却风味各异,让广大荔枝爱好者开心挑选,尽情品“荔”。

此外,现代保鲜技术助推荔枝“走得远”。据悉,科技赋能延长鲜果生命周期,解决荔枝保鲜难题。田头冷链穿梭不停,航班载果香万里,颗颗晶莹剔透的荔枝跨越山海,将岭南的甜蜜与热情跨越时空。此外,通过“种植—加工—文创—消费”多元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荔枝从“一季鲜”变身“四季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黄岸

图/片方、剧方供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

相关文章
文化周刊丨一荔多吃,跟着影视去尝鲜
2025-05-24 08:07:00
“文旅+婚恋”深度融合:广东(广州)婚恋婚庆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发起成立
2025-05-22 14:45:00
擂台激荡扬清风!粤东地区四所高校大学生激辩廉洁文化
2025-05-21 17:45:00
从种植到销售 广发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荔枝种植“链”上生金
2025-05-20 15:41:00
广东高州发生山体滑坡 已造成2人死亡1人失联
2025-05-18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