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儿童零食产业加快产品创新与升级步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5:07:00    

目前,在休闲食品领域,儿童零食板块正蓬勃兴起。2024—2033年,全球儿童零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5.54%。家长群体消费观念的升级和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促使儿童零食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当下的儿童零食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格局复杂多变,各品牌都在积极探寻突围之路,力求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而相关部门监管措施的完善也将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需求持续扩大大品牌受欢迎

  弈赫咨询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儿童零食市场规模已达95.2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突破15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54%。家长对健康零食需求的增长,推动着儿童零食行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儿童零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儿童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为0—12岁儿童的家长。目前,90后、95后父母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科学育儿与产品品质具有较高的追求,更加关注产品的健康性、营养性和安全性,对儿童零食的需求已逐渐从单纯的“解馋”转向“食养”,“天然”“清洁标签”成为选购的核心标准。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2中国婴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63.5%的家长将“清洁标签”列为选购儿童零食的首要考虑因素,60.3%的家长会着重关注零食的营养成分与配方的科学性。药食同源类零食因此而受到青睐,山楂、梨、枸杞等传统食材被越来越多地创新应用于儿童零食中。

  同时,护眼、助消化等功能性标签也逐渐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此外,随着儿童教育理念的普及,家长也希望儿童零食能够兼具一些食用以外的功能,如帮助婴幼儿锻炼手部抓握能力、缓解出牙期的不适等。

  然而,要在好吃、健康、功能性等因素之间找到平衡并非易事。儿童往往更喜欢高糖、高盐、酥脆的零食,而家长则担心过多的糖分、盐分、脂肪和添加剂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既要注重口味的调配,又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

  数据显示,儿童零食的价格普遍比普通零食高30%—50%,但家长支付这一溢价的意愿却存在明显的分层。相关调查表明,在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中,家长们大多愿意为带有有机、进口原料等标签的儿童零食支付额外的溢价。而在下沉市场中,家长们则倾向于选择平价的大牌儿童零食。

  尽管市场火热,但儿童零食行业目前存在着标准模糊的问题。2020年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T/CNFIA001-2020)首次定义了“儿童零食”这一概念,但该标准仅为团体标准,缺乏强制性。2023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儿童糖果通用要求》(QB/T5707-2023)同样缺乏强制性。部分企业借此打“擦边球”,还有不少企业将普通零食打上“儿童”标签以实现高溢价。未来,随着市场监管部门的进一步介入,儿童零食行业将加速洗牌,合规化企业将占据优势。

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儿童零食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促使众多品牌涌入这一市场,试图分一杯羹。

  传统零食品牌旗下的婴童食品子品牌,凭借母品牌的知名度和资源,迅速在儿童零食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专业儿童零食品牌,专注于儿童零食的研发和生产,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竞争,在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新兴儿童零食品牌,如一些主打有机、清洁标签的品牌,通过创新的产品形态、独特的营销策略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儿童零食品牌正致力于精准切入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小鹿蓝蓝聚焦3—12岁儿童,主打“食养零食”,将山楂、梨膏等传统食材创新添加进棒棒糖、饼干等产品;宝宝馋了瞄准0—3岁婴幼儿市场,以“无盐无糖”为卖点,推出手指泡芙、磨牙米饼等适合抓握的零食;窝小芽主打“一周复合营养包”,将婴幼儿7天所需的零食按营养搭配分装,并附赠食谱卡;禾泱泱则瞄准过敏体质儿童这一小众市场,推出无麸质、无乳糖、无坚果成分的系列儿童零食产品。

  此外,儿童零食品牌也正在力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布局,在方便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同时,提高品牌曝光度和产品销售量;通过与营养专家合作、推出适应多元化场景的产品、与热门IP联名进行包装设计等方式,增强产品的可信度和吸引力。例如,宝宝馋了联合营养专家进行产品研发,每款产品均标注详细的营养参数;小鹿蓝蓝在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引流,在线下入驻商超、母婴用品商店等连锁渠道;窝小芽采用订阅制模式,绑定用户,提高复购率;禾泱泱与高端母婴用品商店等合作,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并发起“无敏童年”公益计划。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趣味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儿童零食品牌需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趣味性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儿童对零食的接受度高度依赖口感与形态。品牌可通过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将营养食材转化为棒棒糖、卡通饼干、果冻等,增强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包裹起来,制成营养丰富的巧克力豆;通过挤压成型技术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口感的膨化零食,如星星形状的玉米脆片、月亮形状的薯片等;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恐龙造型的钙片;将益生菌融入酸甜的果泥中。

  供应链透明化与原料溯源也将进一步成为竞争的关键一环。品牌可通过采用有机认证的谷物、非转基因油脂,与营养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儿童零食产品,确保产品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升品牌的专业形象;引入清洁标签,明确标注无防腐剂、无人工色素,及详细的营养参数,以打消家长的疑虑。同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与安全。

  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是儿童零食品牌的发力点之一。针对婴幼儿家长,品牌可采用清新简约的设计传递产品的健康属性,强化品牌记忆点;针对学龄儿童,可在包装中融入热门影视、动画IP或萌系图案,激发购买欲。此外,在包装设计中还应考虑环保因素,研发并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多元化,儿童零食市场将涌现出更多新的细分市场。针对过敏体质儿童的无麸质、无乳糖、无坚果零食;针对学龄儿童的护眼、助消化等功能性零食;针对户外活动、旅行等场景的便携式零食等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品牌可通过调研分析消费者需求、解构重组消费场景,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开发出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未来,具备全渠道布局能力的儿童零食品牌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品牌应致力于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销售渠道,以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销售量。同时,可通过精准的社群运营,如与母婴KOL合作、建立品牌会员制度、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儿童零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变革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品牌需精准定位细分市场,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与升级,构建全渠道营销体系,以提升品牌影响力。未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监管措施的规范,儿童零食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
汉商集团:多领域布局,业绩与前景可期
2025-04-30 03:33:00
重要提醒!14岁及以下儿童,当心!
2025-04-29 20:07:00
儿童零食产业加快产品创新与升级步伐
2025-04-29 15:07:00
保时捷中国:“不将小米当对手”是误读
2025-04-29 11:22:00
莱州市民政局:“帮办代办”情系困境儿童家庭
2025-04-29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