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方财评 | 货币政策要更有穿透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08:03: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6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M2同比增长8.3%,金融总量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水。

从更深层来看,信贷增长背后释放出的政策意图更加清晰:不只是放水,而是引水入渠。

结构性信贷投向的变化是本轮货币政策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业(事业)单位贷款新增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近九成,资金重点流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这说明宽信用政策正逐步穿透到产业链中高端,金融系统在向高质量发展靠拢的方向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与此同时,一揽子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持续发挥作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新政迅速落地,为消费升级、科技融资等领域提供增量支持。据央行数据,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的合同金额已经达到1.74万亿元,企业可以随时提款使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提供了有效增信支持,截至6月末,银行间市场已经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了科技创新债券,累计超过150亿元。

货币政策的成效,体现在流得好、流得准。从今年各地实践看,如何打通从资金供给到企业获得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是衡量政策效果落地的关键。当前,不少地方通过企业画像、白名单机制和财政金融联动等手段提高信用识别能力,改善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绿色企业融资环境。这类机制创新,或许比单一利率调整更加有力有效。

外部环境也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分化,美元走势仍存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对此,央行明确强调汇率政策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保持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超调风险。这既是对外释放稳定信号,也是对内稳定市场心理预期的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当前货币政策正从看总量转向重结构、调机制,从管价格延伸至引导预期。未来的关键,不仅在于金融系统释放了多少流动性,更在于这些流动性能否持续流入最需要的地方,真正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立方财评 | 货币政策要更有穿透力
2025-07-17 08:03:00
全国网站建设公司哪家强?2025全新十大网站制作公司选择(指南)
2025-07-15 14:33:00
业绩预增超300%,新易盛20CM涨停,创业板50ETF(159949)强势上涨2.43%
2025-07-15 10:50:00
周一A股高开午跌,释放什么信号?
2025-07-14 19:31:00
央行:下半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将得到改善 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2025-07-14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