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20:06:00
晚上七点半,武汉一家咖啡店里,店员准点关灯下班;最后一名顾客气愤地走出店门,举起手机就打了个差评。老板蒙了,自己明明是遵守劳动法,让员工按时下班,反而成了被投诉的“服务差”典型?
从这个盛气凌人的差评背后,仿佛看到了某些顾客的表情和语气:“我对劳动法不熟,反正顾客是上帝,杯子里的咖啡还没喝完,你就得给我加班等着。”他们觉得,花钱就是爷,就能买断别人的时间,却忘了每一位服务者,也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打工人要的其实很简单:上班认真做咖啡,下班安心过日子。那位咖啡店老板说得好:“只有员工开心了,咖啡才能做得更好喝,才能给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体验。”
这个急吼吼的差评,像一面照妖镜,照出那些把违法加班美化成“敬业精神”的潜规则。一位网友的评论有点扎心:“全国推广?太难了!”这年头,不少公司喜欢拿着“狼性文化”打鸡血,把996说成福报。好在还有咖啡店老板这样的职场清流,她知道,员工下班后还要去约会、撸猫、看剧。不少演出是晚上八点开场,七点半就得让大家撤退,可以提前几分钟就开始收拾桌子。
这个让老板胸闷的差评,也提醒我们:从咖啡杯里飘出的,不应该只是浓郁香醇,更要有对每个劳动者时间的尊重。毕竟,没有谁就该成为别人生活的背景音乐。
如果坐在咖啡厅的是你,听见店员说“不好意思,我们要打烊了”,会急着翻白眼吗?打差评之前,先想想自己下班前的心情——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
真正的服务精神,应该是站着把咖啡端给你,而不是跪着求你别给差评。让人舒服的服务,从来不是无限延长营业时间,而是让消费双方都保留体面,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