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三角主流媒体宜昌调研行|宜昌土特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1:00:00    

大皖新闻讯“复制”雪域高原环境,让冬虫夏草在宜昌实现“全生态链繁育”;让鲟鱼“上岸”生长,将鱼子酱从宜昌销往海内外......湖北省宜昌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生态优势,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冬虫夏草生态繁育、鲟鱼规模化养殖、柑橘深加工、魔芋全产业链等一批世界级特色农业产业。2024年,宜昌市的特色农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冬虫夏草“下山”:生态繁育改写产业历史

在宜都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青藏高原的雪域环境被精准“复制”——温度、湿度、气压等关键参数通过科技手段模拟,蝙蝠蛾幼虫与虫草菌的共生关系在实验室中实现世代循环。经过十年攻关,企业成功突破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的世界性难题。

2024年,宜都产的冬虫夏草年产量实现了63.5吨的惊人数字,意味着每天都有60多万根冬虫夏草从车间里新鲜出炉。

“我们的虫草有效成分与野生一致,且重金属含量更低。”企业负责人介绍。这项全球首创的生态繁育技术,不仅保护了高原生态,更让珍稀药材惠及大众。

批量的冬虫夏草从这里向海内外销售

鲟鱼“上岸”:生态养殖守护一江清水

清江,长江一级支流,曾因网箱养殖过度面临生态压力。2016年起,宜都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除养殖网箱,转而推动鲟鱼“上岸养殖”。

在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技术让江水利用率提升95%,节水节地的同时,鱼子酱年产能反超网箱养殖时期三倍。

“每克鱼子酱售价高达400元,出口占全国三成。”总经理季坚义说。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当地村集体收入增长七倍,户均存款达30万元,生态与效益实现双赢。

鲟鱼在现代化的养殖场里实现全人工繁育

柑橘被“吃干榨尽”:小果子撬动大健康

柑橘能创造多少价值?在湖北土老憨集团,答案令人惊叹:果肉酿橘醋,果皮制陈皮,橘渣提炼膳食纤维……通过深加工,5万吨柑橘可创造50亿元产值,是鲜果销售的20倍。10年陈皮售价4500元一斤,橘醋远销海外,传统农产品变身高端健康食品。

“三峡酿醋技艺与欧洲古法结合,让柑橘‘浑身是宝’。”企业负责人李源说。目前,宜昌柑橘年产量超400万吨,深加工为橘农带来30亿元收入。

果醋被装进橡木桶里像红酒一样销售

魔芋“土生金”:健康产业迈向千亿集群

魔芋是大山里生长的“土疙瘩”,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魔芋之乡”已将“土疙瘩”深加工成“金疙瘩”。一致魔芋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提取高纯度膳食纤维,将魔芋加工成代餐食品、医用敷料等200余种产品,魔芋粉销量全球第一,因此也成就了这家A股北交所上市公司。

“魔芋葡聚糖是天然‘肠道清道夫’。”董秘唐华林介绍。未来,长阳计划打造魔芋行业“总部经济”,推动产业链迈向百亿规模,成为健康中国战略中的特色力量。

山里生长的“土疙瘩”成了上市公司的“金疙瘩”

记者手记

从冬虫夏草到清江鱼子酱,从柑橘醋到魔芋代餐,宜昌的特色农业之路,始终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脱胎换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宜昌的实践证明,只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农业可以成为高附加值、可持续的支柱产业。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编辑 王翠

相关文章
长三角主流媒体宜昌调研行|宜昌土特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2025-04-25 11:00:00
河北保定打造中国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2025-04-24 20:00:00
烟台市女企业家商会:以绿色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21 17:25:00
内蒙古着力破解黄河生态治理难题
2025-04-19 12:02:00
号外!号外!长江鲟在赤水河“生出宝宝”啦,生态大惊喜!
2025-04-18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