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援疆品牌背后的故事丨苏韵伊情和鸣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2:44:00    

由江苏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两地文艺工作者共同演绎的歌舞剧《天山问渠》在江苏大剧院上演(2月7日摄)。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供图

这是一张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打造的文化名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到文化街区提档升级,从一场场精品文艺演出到一次次温暖人心的公益活动,满载着江南水乡情谊的文化润疆工作,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扎下根、开出花。

近日,在伊宁市墩买里街道文化活动中心3楼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正在举行。

“我推荐《林则徐传》,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他的一生……”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江苏援伊指挥部”)产业就业组副组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沈浩给大家分享阅读心得。

4月23日,江苏援伊指挥部、伊犁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伊宁市政协共同举办“阅见伊犁——我把伊犁读给你听”暨“苏韵伊情·书香润泽人生”主题党日活动,并设立伊犁州首个“苏韵伊情·文化润疆读书角”。

自2023年4月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入疆以来,江苏援伊指挥部重点打造“苏韵伊情”江苏援疆工作品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到文化街区提档升级,从一场场精品文艺演出到一次次温暖人心的公益活动,满载着江南水乡情谊的文化润疆工作,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扎下根、开出花。

续写文脉传奇

“伊犁将军府和惠远古城是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需通过考古研究、遗址活化、文旅融合,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说。

2024年11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无锡市(江阴市)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前方工作组签订了《关于加强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挖掘“伊犁九城”的历史内涵,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六星街、喀赞其、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伊犁州各县市散落着众多文物古迹。为了让这些文物古迹“开口说话”,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各县市工作组先后新建和扩建石榴花展示馆、霍城县博物馆、特克斯县博物馆等文化阵地。

截至4月18日,特克斯县博物馆建设项目土建装修进度已达70%,声光电展陈工作也完成了75%,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将于今年夏季亮相。

“南京(江宁)工作组对特克斯文旅事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是文化润疆工作的生动实践,不仅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克斯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邵荟说。

文艺传递真情

轻盈的水袖、婉约的歌声、萨克斯与古筝交融……4月5日至8日,从企业到社区,从部队到景区,一场场免费文化盛宴点燃了各族群众的热情。

这是由江苏援伊指挥部和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5“苏韵伊情”文艺“五进”系列展演活动。来自江南水乡的文艺工作者,从那拉提走到六星街,再走到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下,用歌声和舞姿传递着江苏人民与伊犁人民的真挚情感。

近年来,江苏援伊指挥部持续丰富伊犁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连续3天的2024伊犁河“宁萌”跨年音乐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2024新疆那拉提·紫金音乐节让人陶醉在歌声和山水间;《天山问渠》《同是江南》等歌舞剧轮番上演,无一不展现着横跨千山万水的援疆深情。

今年元宵节前夕,由江苏省、新疆伊犁州两地文艺工作者共同演绎的歌舞剧《天山问渠》在南京市演了3场。南京的观众被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和探索精神深深感染。

歌舞剧《天山问渠》总导演吴健说,希望这部歌舞剧能够常态化演出,用文化纽带把两地观众的情感连到一起。

建设美丽家乡

“我曾来到遥远、遥远的地方,那里百花盛开,七彩霞光,山涧的清泉汩汩流淌……”4月14日,一首节奏欢快的新歌《天山花海》在QQ音乐、酷狗音乐等各大音乐平台同时上线,清脆的歌声唱出了昔日戈壁荒滩到如今天山花海景区的巨变。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第十一批江苏援疆干部骆治纬,自2023年4月入疆以来,他看到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开展的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乡村越来越美丽。他感慨万千,最终创作了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

“苏韵伊情”江苏省美术馆藏“中国百家金陵”获奖作品巡展在伊犁举办;组织湖北、重庆等地文旅志愿者伊犁行……近年来,江苏援伊指挥部组织“文艺苏军”“文化苏品”以及全国各地优秀文化工作者“进剧院、进社区、进校园、进边防、进景区”,2024年以来,演出超300场,为当地群众带去的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是不断拓宽的视野,得到了受援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伊犁州提出“培育壮大千亿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江苏援伊指挥部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支持实施了那拉提景区扩容、喀拉峻自驾游线路建设、伊犁老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等项目。

“援疆前,伊犁是他乡。援疆后,伊犁是故乡。用真情和行动把家乡伊犁建设得更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骆治纬说出了每一名江苏援伊干部的心声。

记者手记

深植文脉 必成其荫

从跨年音乐会到草原音乐会,从赛马场到农家书屋,在伊犁大地上每一处都能感受到江苏援疆的深厚情谊。

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已经28年,这种持续的力量和精神源自一代又一代援疆干部的付出,也源自水滴石穿的韧劲,源自两地人民深厚的情谊。

如今在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的努力下,又打造出一张新的名片——苏韵伊情。漫步伊犁城乡,处处可见的“苏韵伊情”标识引人注目。

雪山、草原、蜿蜒的河流……这些自然元素巧妙地将江苏和伊犁两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产生江苏和伊犁早就是一体的感觉,更是苏伊两地共绘发展蓝图的生动注脚。

在江苏对口支援伊犁州的过程中,无论是深埋地下的管网建设,还是聚焦提升幸福指数的“小而美”民生项目,或是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建设美好新疆就是要从点滴做起,久久为功。

江苏援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发掘了一个又一个可以激发干劲的文化元素,《天山问渠》《同是江南》……一部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力量,也共同谱写出了苏伊两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的辉煌。(宋卫国)

相关文章
援疆品牌背后的故事丨苏韵伊情和鸣时
2025-05-21 12:44:00
村博出圈!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解码青岛乡村博物馆
2025-05-19 09:49:00
“感恩国铁·情系泰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25-05-19 00:09:00
(体育)游泳——全国冠军赛:女子100米蝶泳决赛赛况
2025-05-18 22:20:00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总部将落户北京
2025-05-18 1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