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小时毫米级“拆弹”,紫绀患儿重获“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 通讯员 康镌文

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成功为一名7月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实施“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正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闭合术”,一次性解决了肺静脉异位引流、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复杂畸形,重建心脏正常血流通道。

出生后四肢发紫,呼吸困难命悬一线

这名7个月大的宝宝出生后反复出现全身发紫(紫绀),还伴有多汗、声音嘶哑等症状。起初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但受凉后病情逐渐恶化,出现严重咳嗽、气喘,甚至呼吸困难。“患儿肺静脉异位引流导致氧合血无法正常进入体循环,加之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形成恶性循环,右心功能濒临崩溃,手术迫在眉睫。”主刀医生、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主任谌启辉介绍。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修心”手术

河南省胸科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团队接诊后,迅速制定手术方案。因为生儿和婴幼儿心脏如核桃般大小,血管细若发丝,心脏非常娇嫩,手术中既需要有良好的显露技巧,不对心肌造成副损伤,又需要每一步操作都达到显微级精度,确保吻合口通畅,谌启辉团队决定运用“无缝合技术”。首先要用最快的时间建立体外循环来挽救即将崩溃的循环系统,体外循环建立好后患儿虽然就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之下了,但仍需要尽快完成手术:先游离结扎动脉导管,切断体循环血液异常分流,接着将肺静脉与左心房吻合,最后修补房间隔缺损,整个手术一气呵成。

术后10天康复,重获健康成长

术后,患儿恢复顺利,10天后便康复出院。这场手术不仅纠正了心脏畸形,还让孩子有机会追赶同龄人的生长发育。“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者非常容易漏诊,上下肢对于饱和度低于95%或者右上肢和任意下肢饱和度存在差别的均应该到专科医院明确心脏病诊断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拖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甚至丧失手术机会。”谌启辉提醒道。

相关文章
3小时毫米级“拆弹”,紫绀患儿重获“新生”
2025-03-20 18:43:00
生孩子报销生育险多少
2025-01-20 01:10:05
哪些病医疗互助报销
2025-01-13 05:38:36
哪些老板是患病的
2025-01-13 04:53:36
手术失手属什么案件
2025-01-11 17: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