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链主西迁”四川何以成为首选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3:16:00    

来源:【天府融媒】

近年来,聚焦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我省持续深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通过政策创新、生态构建和战略升级,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选择四川、落地四川。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四川用行动证明,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

在达州渠县经开区,一场围绕纺织产业的“链式攻坚”成为全省建圈强链的缩影。针对来自福建的铭圳纺织32项供应链需求,当地划定半径3公里“配套攻坚区”,半年内引进高端染整、功能性助剂等12家上下游企业,整合48项政策工具,实施“搬迁补贴+物流分担”组合拳,推动轻纺项目配套率从37%跃至80%,形成了“原料—面料—成衣”三公里闭环生态。

四川渠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冯全:产业链缺什么,配套攻坚就标红什么,目标企业要什么,政策工具箱就匹配什么。我们专门腾挪200亩土地,安置他的核心供应商,现在我们产业园区已形成“纺纱—织造—功能性面料”垂直链条,物流成本下降20%。

在“隔墙配套”的模式下,铭圳纺织与邻近企业共享智能验布系统,瑕疵检出率提升至99.5%;高端羽绒服面料直供成衣厂,新品上市周期从45天压缩至20天。政府推动12家链属企业共享蒸汽能源、跨境检测平台,2024年园区新增8个功能性面料项目,日均产能突破30万米,年产值超30亿元。

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丽:之前,我们的纱线供应商在福建,现在园区隔墙就有两家可选。政府还帮我们对接成渝印染和制衣企业,现在生产的部分中高端面料运用到国内361度、李宁等品牌,日产能冲到15万米以上。这种“链式协同”才是西部扎根的底气。

扎根西部的底气,来源于“建圈强链”所搭建起的产业转移“骨架”,而优质的政府服务,则是项目落地生根的“血脉”。在遂宁经开区,普思电子车间内36条产线满负荷运转,这家从深圳整体迁移的电子元件龙头,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80天。

遂宁普思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湘赣:当时经合、经信、企服、建交等部门组成的10余人的专班小组,提前3个月完成110千伏变电站扩容,连我们员工子女入学问题都列入了政府的服务清单,特别是海关、商务等部门为我们提供了最便捷的通关服务,让我们的保税物料通关结算周期缩短了两周。

把麻烦留给政府,把方便留给企业。在遂宁,当地提出“6个1”服务模式,覆盖项目从招引到扩产的全生命周期。今年一季度,普思电子就实现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22%。

遂宁经开区经信商务科技局副局长 舒超:形成了“项目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服务机制,真正实现了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普思电子顺利完成了珠海、深圳两个基地在遂宁整合,产能逐步释放。

打牢基础,才能突围加速。在宜宾高新区的逸仙光伏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为本月底全面开展先进TOPCon产业化技术研发做准备。

四川逸仙光伏产业创新中心电池研发工程师 裴辉辉:该技术与产业化结合不仅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环境适应性,还通过成本优化和产业链协同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面对光伏行业挑战,宜宾正以创新链构建产业链,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敖东:宜宾光伏产业能快速崛起,离不开“三个关键词”:绿电驱动、集群效应、创新引擎。与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共建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已投入运行,在光伏领域发布并实施的7个“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已全面开展合作且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链式思维重塑成本优势,优质服务破解转移焦虑,创新生态打开增长空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四川各市(州)累计开展小分队拜访等活动超过700余次,组织省外产业推介活动超过40场。当西部制造对接全球赛道,即将在四川开启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不仅是项目的集聚,更是中国产业版图重构的关键落子。

来源:四川观察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链主西迁”四川何以成为首选高地
2025-05-09 13:16:00
暖心项目“加码”民生幸福
2025-05-09 11:27:00
大众日报:沂河新区改革创新带来产业蝶变
2025-05-09 10:23:00
最高奖励100万元,北京启动征集扩大文旅新消费奖励项目
2025-05-08 21:14:00
紧邻4号线新风站,绿城城东新城项目规划8幢高层
2025-05-08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