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12:00
三十年如一日,他宛如一座坚固的灯塔,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与奋斗,为往来客户提供着专业、温暖的金融服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朴实的行动扎根银行基层一线,日复一日,从青春年少到渐生华发;他是一位深耕基层的客服经理,用几十年的奉献,诠释着新时代劳动者的担当与风采,成为同事眼中的楷模、客户心中的温暖港湾。他就是农业银行南京九龙湖支行的客服经理张正海。
张正海,出生于1972年,到今年进入农行工作已三十个年头,时光的磨砺并未削减他对工作的热忱,反而铸就了他沉稳坚毅的性格。1995年8月,青春正好的他踏入金融行业,自此便一头扎进基层工作,开启了他的逐梦之旅。多年来,他扎根基层,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着事业的花朵,收获了诸多荣誉。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满,始终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业务尖兵,磨砺“金刚钻”
在农业银行南京九龙湖支行,张正海是出了名的业务“百事通”。作为网点年纪最大的老员工,他却有着年轻人都自愧不如的学习热情。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金融业务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张正海没有被年龄束缚,而是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他深知,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日常工作中,张正海痴迷于学习新业务知识,一有空就钻研各类金融知识和产品信息,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办公软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整理出一套系统的重点难点业务操作笔记。这本笔记堪称网点的“业务宝典”,里面记录着各种复杂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许多不常见的业务,他只要办理过一次,就能精准无误地归纳总结出完整步骤。
凭借着这股子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劲儿,张正海的业务技能在全网点首屈一指,成为最全面、最精通的业务能手。网点的年轻同志们遇到业务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他请教,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张老师”。张正海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他常说:“大家一起进步,咱们网点才能越来越好!”
用心服务,点亮“温暖灯”
在张正海心中,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早已深深扎根。他始终坚信,每一位客户都是银行的宝贵财富,只有用心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有一次,一位客户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走进网点,神色焦急。张正海见状,微笑着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原来,客户家中积攒了大量的残损币,有些放置时间太久甚至都粘连在一起了,由于担心无法兑换,一直愁眉不展,今天特意赶来银行试试。张正海毫不犹豫地接过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沓沓破旧不堪、甚至有些霉变的纸币。他安抚道:“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帮您把这些钱兑换好的。”随后,张正海一张一张地仔细辨别、整理残损币。这项工作既繁琐又耗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但他没有丝毫怨言,专注地投入其中。经过数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所有残损币清点整理完毕,并成功办理了兑换业务。客户拿着崭新的钞票,眼眶湿润,拉着张正海的手连连道谢:“太感谢你了,你可帮了我的大忙!”
类似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张正海的工作中不胜枚举。面对棘手的问题,他总是敢为人先,冲锋在前。2023年至今,他累计接到客服中心9笔表扬单,每一张表扬单背后,都是一段客户对他优质服务的由衷认可。
营销先锋,勇拓“新航道”
在保持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张正海还是一位营销能手,积极为网点拓展业务渠道。面对不同的营销指标,他总是一马当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网点的经营业绩和业务发展添砖加瓦。
在养老金账户推广工作中,张正海深知这项业务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性,决心让更多客户了解并参与其中。那段时间,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深入周边社区,向周边居民们详细介绍养老金账户的优势和办理流程。许多人刚开始对养老金账户都持怀疑态度,认为手续繁琐,还担心存在风险,张正海得从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深入浅出、一一讲解清楚。他耐心地解答每一个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他们的顾虑。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大家终于被他的真诚和专业打动,成功办理了养老金账户。在张正海的努力下,他曾连续两周每日营销10户养老金账户,成为网点乃至支行的营销标杆。除了养老金账户,张正海在信用卡和保险业务营销方面也成绩斐然。单日最高进件5张弹屏信用卡,多次获得保险营销达人的称号。他善于观察客户需求,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和财务状况,为他们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让客户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多年来,张正海始终以老农金精神为指引,践行着“争第一,创唯一,战极限,做极致”的工作理念。他深耕细作,在金融基层岗位上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担当,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他是同事眼中的榜样,是客户心中的温暖依靠。
在即将到来的劳动节,让我们向张正海这样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致敬!他们用平凡铸就非凡,用奋斗诠释梦想,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