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0:59:00
AI图片。制图:袁明淙
“五一”假期,浙江再次扩大高速公路免费救援范围,除了故障车辆、事故车辆,对停留在全省所辖高速公路路段的没电、没气、没油等非故障车辆,也全部免费拖曳牵引至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处。
高速公路免费拖车覆盖“三没”车辆的背后,藏着公共服务的大智慧。
跑过长途的人都懂得,高速公路上,最怕的不是车辆拥堵,而是突发状况下的孤立无援。曾几何时,“天价拖车费”让多少人进退两难:一边是动弹不得的车辆,一边是动辄数千元的账单。
浙江高速公路免费拖车,从“故障救援”到“全域守护”的进阶,最动人之处,在于对“人”的理解:车辆没电、没气、没油,固然是车主疏忽,但节假日车流高峰中,一次滞留可能引发连锁风险。浙江的选择,不是冷冰冰的“按章收费”,而是将服务边界主动外扩,如此既避免二次事故,也能以包容姿态化解车主的尴尬。
有人疑惑:免费拖车,难道不亏吗?数据显示,仅杭千高速,每年就少收500多万元拖车费。但浙江人心里有另一本账——当高速救援从“创收项目”变成“暖心名片”,看似亏本的付出,实则在培育更珍贵的信任感。
放眼浙江,“免费拖车”只是公共服务升级的一个缩影。从“浙里办”App键对键服务,到应届生租房补贴的精准投放……这些举措背后,藏着共同逻辑——把群众“可能的难处”,当作“必解的课题”。因为,让每个人在无助时,体验到“被托住”的安全感,才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最动人的竞争力。
“甬派快评”投稿邮箱:llplb@sina.cn
编辑:袁明淙 作者:卢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