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9:33:05
办理环评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认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环保规划及产业政策。
确认项目是否位于规划园区,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产污车间等平面布置。
整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出让合同、发改委备案、委托书、总平面图、营业执照与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根据项目类别(登记表、报告书或报告表)选择合适的环评单位,并签订正式合同,明确费用、项目进度和双方责任。
环评机构进行现场勘察,了解项目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并确定敏感点。
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包括现场座谈会、入户调查等,整理公众意见并提交环评单位。
环评单位根据项目资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进行内部评审。
企业需配合环评单位提供必要的资料,如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明细、废弃物处理等。
编写环评报告后,在项目周边进行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敏感点等,公示期一般为10个工作日。
环评报告需组织专家评审会审查,建设单位应配合环评单位做好上会审查。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环评报告,并在评审会上形成会议纪要。
环评报告通过评审后,及时与环评单位沟通,按照专家要求进行修改。
准备好所有相关材料,包括修改后的环评报告、公众参与结果等,提交给环保部门进行审批。
环保部门在公示结束后如无异议,将出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
企业取得批复后,设备开始入厂,同时设计施工环保治理工程,并办理试运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企业进行试生产过程中,需寻找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进行现场抽样,分析污染物浓度是否达到排放限值标准,并出具相关环境检测报告。
企业自行组织验收,根据现场工况记录、污染物治理设备运行效果、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检测报告,编制项目环境竣工验收报告,并在环境验收公示平台填报企业相关信息。
试生产结束后,企业申请办理正式《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建议在办理环评时,选择有经验且信誉良好的环评单位,确保整个流程顺利进行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