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权利救济制度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5:06:39    

权利救济制度是指在 权利人的实体权利遭受侵害时,由有关机关或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以消除侵害并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变更违法的行政决定,确认和宣告行政决定的违法性和失当性,履行法定义务,以及提供国家赔偿等手段,来恢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权利救济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保护个体权利:

权利救济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个体权利,确保他们免受不法侵害。

法定程序:

权利救济必须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提起救济的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等各个环节。

撤销与变更:

通过法律程序,可以撤销或变更违法的行政决定,以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确认违法与失当:

法院可以确认行政决定的违法性和失当性,为权利救济提供法律依据。

履行法定义务:

国家机关有义务履行其法定职责,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赔偿:

在行政机关侵权的情况下,权利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以弥补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权利救济制度还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种方式:

公力救济:

通过国家司法机关判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追究其刑事责任,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私力救济:

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他人捍卫自己权利的行为,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

综上所述,权利救济制度是一个复杂的法律体系,旨在通过多种手段和程序,保障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恢复其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强化“三基”建设 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5-04-18 19:26:00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广东勇担经济大省“挑大梁”使命
2025-04-14 18:41:00
阿根廷宣布实行区间浮动汇率制度
2025-04-12 16:44:00
善用法治之力推动社保工作(新论)
2025-04-02 11:03:00
各地育儿补贴陆续出台,发放标准一文了解→
2025-03-19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