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媒赋能青年成长 聚力讲好医专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27:00    

鲁网4月11日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当代大学生正以数字化思维重构校园文化生态。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聚焦青年所思所求、注重青年可学可及,紧扣“青年在哪里,育人阵地就在哪里”的时代命题,通过构建“一核双轨三亮点”融媒育人体系,实现传统与创新共振、内容与技术共融,持续讲好医专故事、传播医专声音,打造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校园文化传播新范式。

“建设一个矩阵体系”:搭建融合传播矩阵

学校新媒体中心以官方公众号为核心中枢,整合网站、微博、今日头条号、“山东教育发布APP”教育号等新媒体平台,形成“1+N”立体传播矩阵。公众号自2017年开通以来,累计吸引8万忠实粉丝,创作主题内容2660条,开设“专业介绍”“育人感悟”“TA在基层绽放光彩”“科普之窗”“时令节气与健康”“书香校园”等栏目,策划双师风采、榜样的力量、校园生活、新生攻略等主题系列推文,其中《临床医学系A325宿舍全员升本》等爆款推文实现跨平台裂变传播,全平台年阅读量达159.8万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公众号荣膺“山东教育融媒TOP100优秀教育账号”,头条号获“临沂市十佳最具行业影响力新媒体”。

“强化两条育人轨道”:传统媒介和新媒体齐驱并进

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深度协同,涵盖教育教学、学术科研、思政育人、社会服务等传播主题,用好融媒体的技术变量,转化为“三全育人”工作的优势增量。做优校园媒体,建立大学生通讯社,编辑出版《山东医专报》12期,组建“医语心声”广播站,全天分时段做好医学人文教育、专业知识拓展、健康小贴士等科普广播,用电波传递温暖、用声音传播能量。做强新媒体,对内有效整合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山东教育发布APP”教育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对外打通主流媒体资源宣传渠道。一年来,在“健康山东”“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众日报》《临沂日报》刊发理论文章10篇、视频3部,《沭河的歌声》《青春就该这样炽热》分别入选央视网、山东教育电视台展播。

“抓实三个特色亮点”:融媒生产质效同升

建强队伍,构建“融圈”育人阵地。建立覆盖全校各部门的舆情及新闻信息员队伍,整合大学生通讯社(校报编辑部)、学生工作处新媒体、校学生会新媒体、小记者团、广播站、各系新媒体中心等宣传队伍,成立融媒体中心,构建“学校—部门—指导教师—学生”四级工作矩阵,打造校园育人联合体,形成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网络育人阵地。

转变文风,探索“破圈”育人模式。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导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优质的、贴近生活的文化内容。立足节气文化,建立“时令节气与健康”专栏,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聚焦一线教师,春风化雨感染学生;朋辈引领,强化思政育人功能。在重大节点,主动挖掘校园元素,紧密结合开学季、迎新季和毕业季特殊时段,推出“专业介绍”“萌新你好”“毕业季”等专题内容,打破校内与校外育人边界,探索“破圈”育人模式。

和声共振,实现“出圈”育人体验。用好“四馆一中心”等校内育人场馆,将校史传承与数字技术结合,建成虚拟校史馆。公众号发布《党旗在飘扬》《追寻红色记忆》等系列推文,通过红色校史浸润,增强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爱国荣校的使命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推出作品《以青春之名,向祖国告白》,以视频、图文、音乐多样态呈现大学生拳拳爱国之情,使学生真正感悟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媒体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和青年同频共振,持续优化育人“配方”,提升育人“工艺”,用好“青言青语”,聚合“青力青为”,不断增强校园宣传工作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实效。(通讯员 王瑞 孙成栋 王艳)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14 鲁网

相关文章
象舞指数|主流媒体打造精品短视频,如何选择产品形态?
2025-04-14 20:34:00
知识快闪点亮街头!“YEAH归人”闪充计划2.0—MBTI青年艺术岛解码社交新趋势
2025-04-14 16:24:00
山东一高校教师被指用假身份与多人恋爱,校方通报
2025-04-14 08:54:00
近2个月6万人次观看,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上榜“十大热门新开博物馆”
2025-04-13 18:03:00
张自忠将军的一生
2025-04-13 1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