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09:18:00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辽宁朝阳,资源丰富,风光旖旎,草茂林丰,土壤肥沃。这里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五千年前便孕育了灿烂的红山文明。如今,朝阳正以有机杂粮产业为突破口,让“红山粟文化发源地”“中国杂粮之都”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作为“红山粟文化发源地”,朝阳杂粮产业底蕴深厚。1979年,牛河梁遗址N5Z1墓葬出土的距今5500年碳化粟粒,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整整一千年。2024年,朝阳杂粮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种植面积达105.4万亩,占全省79%;总产量34万吨,占全省80.1%,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双位居全省首位。
然而,朝阳杂粮产业也曾面临规模化程度较低、附加值效益不高、市场定价被动等困境。据测算,朝阳杂粮产品的平均利润仅为0.1~0.15元/斤,远低于市场上中高端产品平均利润0.4~0.5元/斤。为走出困局,朝阳市加大政府引导,推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带动杂粮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走出一条有机产品带动杂粮产业兴旺的新路径。
2002年,朝阳第一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落户建平县。截至2025年8月,朝阳有机产品认证获证组织63家、证书137张,2021年至2025年获证组织增加90.9%、证书增加110.8%。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种植面积2.8万公顷(占朝阳杂粮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近12万吨,有机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建平县朱碌科镇怀志杂粮有限公司是朝阳有机产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自有基地2000公顷,其中有机杂粮基地面积866.6公顷,种植有机杂粮26个品种,认证产量2957.67吨,年产值4971万元。有机产品平均售价提升30%-50%,有机产品占据公司产销的半壁江山,产品已出口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硃碌科、李小谷、虫喜、煌津悠谷等自主品牌。该公司线上6小时销售朱碌科品牌有机小米产品50吨的记录,刷新了行业新高。
小米、高粱、黑米、荞麦、绿豆、红小豆,丰富的有机产品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朝阳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朝阳的有机产品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方兴未艾,前景一片光明。
朝阳有机杂粮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三条高铁、三条高速、一条航线”的立体交通网络支撑。全域融入北京、沈阳和大连经济发展“2小时经济圈”,朝阳有机小米最快72小时就能摆上欧洲的货架。这不仅让朝阳有机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更让“红山粟文化发源地”的美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今,朝阳的有机产品已形成以小米、高粱、黑米、荞麦、绿豆、红小豆等为主的丰富产品体系,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更成为朝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朝阳有机杂粮产业的发展,是朝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随着有机产业的持续壮大,这片承载着红山文明的热土,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杂粮之都”的绿色魅力,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朝阳智慧和朝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