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1:34:00
近年来,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娱乐活动的热度快速上升,如果玩家参加密室逃脱游戏受伤,经营者如何承担责任?一起来看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这起民事纠纷。
小李原本是开开心心和朋友一同来玩密室逃脱游戏,可让小李万万没想到的是,好事变成了坏事,这一撞,让小李在ICU住了7天。
因密室逃脱经营者否认自身存在问题,小李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将密室逃脱公司告上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法院判决后,密室逃脱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的争议焦点在于密室逃脱公司有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庭审中,公司表示,办公桌的摆放位置是版权原创者的固有设计,全国统一。而玻璃材质的办公桌正常使用是安全的。密室逃脱公司还表示,在游戏前对玩家进行了安全提示,在游戏中不能奔跑。
记者发现,小李在游戏前签署了一份《免责协议书》,主要内容是小李作为游戏参与者已知晓活动风险,如发生意外,小李同意免除活动主办方和其他参与者的赔偿责任。这样的一份《免责协议书》是否可以成为公司的“免死金牌”呢?
庭审中,公司坚持认为,自身尽到了安全提示义务,小李擅自奔跑冲撞办公桌导致自身受伤,应该对损害后果承担主要责任。
经审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密室逃脱公司应向小李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22万余元,并退还密室逃脱游戏费用368元。
转自:法治进行时
来源: 北京时间